联系我们Contact us
地址:无锡市贡湖大道(原苏锡路)黄金湾工业区
咨询热线:13812295630

新质生产力要让工程师文化重新变为时尚!

更新时间:2024-03-21 22:08:53
作者:华体会登录

  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新质生产力”慢慢的变成了了引起中国各界人士讨论的互联网热词。

  这个基于快速变化的现实问题被提出的重要概念,意在摆脱传统经济稳步的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以科学技术创新为主,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

  中国社会的变化非常迅速,新中国经历了70年经济总量超过170倍的增长,人均寿命增加了40多岁。对中国人来说,“新”这个字不仅是蓝图的擘画,更是对现实世界的直观感受和唯物主义描述。

  在中国,2020和2000就已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这短短的20年里,GDP增加了10倍以上,高校毕业生也增加了10倍。20年里结构性的差异也很巨大,2023年,接近70%的适龄人口可成为本专科大学生,而在二十年前的2003年,这一个数字还不到20%。

  在这快速变化的20年中,城镇化率接近翻倍,出生人口则接近腰斩,每个新生儿得到的不仅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活水平提升,还有人均教育资源的显著改善。

  这20年也是数字技术在中国快速地发展的时期,新一代成长起来的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们,他们所希望从事的劳动和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将在若干年后与过去的社会结构、生产力水平不相匹配。每年超过1000万的高校毕业生所要求的高质量就业,必须以社会结构的变革来适应。

  中国的城镇化率在2010年就已突破了50%,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若干年后的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生活成长环境是在城市,也代表着多数高校毕业生对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有更高的底线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其中城镇人口已达66.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研究中国创新型企业的封凯栋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他在2020年对全期120位同学做了一个调查,只有20人有机会、并且愿意从事机械工程相关行业,其他大部分都转行了。

  这意味着,在大量的传统岗位不足以满足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时,就需要新的就业场景。而以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能够完全满足这种期待:提供更多体面舒适工作,让千千万万大学生更有自由和闲暇的生产力。

  在我的理解中,新质生产力的目标是推动慢慢的变多这样的岗位出现:操纵无人机的快递配送员、端着平板电脑编写小程序的车间工人、自动卸货设备的遥控者、在AI辅助下一个次品都不错过的质检员。

  新质生产力的目标也是推动数字与低碳技术对工业和生活场景的全面赋能,太阳能电池收集的绿色电力被越来越廉价地有效储存起来,用于饲养中国人爱吃的海鲜水产或者给电动车充电,慢慢的变多的自动化与无人值守场景出现在工厂、矿山、港口和仓库。

  洋山深水港无人码头超远程指挥中心,实现对百公里外的集装箱的精准抓取与码放(图片来自:新华社视频截图)

  2月22日,深圳本土企业优必选对外公布一段视频透露,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工厂“实训”(图片来自:深圳特区报)

  这背后是中国确实已发生了产业体系的转变。从外贸上看,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这个出口“新三样”,去年已经突破了万亿,在逐渐取代服装、家具、家电这个出口“老三样”。像电动车这样的产品由于设计和生产的智能化,可以带动大量软件工程师、AI算法工程师、机器人工程师等岗位。

  中国有这样的机会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新就业。作为反例,对于去工业化、基建更新陷入基本停滞的国家来说,上述的场景就难以发生。纽约的第一条地铁于1904年建成,当时的中国还在大清朝。如今的纽约地铁还是这套系统,员工手动记录列车的运行,用手柄操作陈旧的信号灯,1970年代的R46列车还没被完全替换。纽约有13%的地铁乘客逃票,45%的公交乘客逃票,对此居然没有一点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传统的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岗位不能留住青年才俊,而上述这些新岗位可以?这就要说到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什么需要被重新估值,怎么样才可以重新估值。

  2024年2月29日,2024CME国际机床展于上海举办,图为国产中星数字控制机床(图片来自:IC photo)

  青岛绿色硅谷科技园,通过电子设备与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空气循环等全自动化控制(图片来自:IC photo)

  由于数字技术的赋能提升了单位劳动时间的价值创造,也优化了劳动体验,新的业态会涌现出来。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已经在运用网络技术打破8小时集中办公的工作传统,如直播电商、自媒体创作、远程兼职服务等,人们对“灵活就业”的观念和认识迟早会改变。

  我们已经看到新技术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也吸引走了一部分劳动力,所以经常会有“满大街外卖员是不是浪费劳动力”“年轻人为啥不愿意进厂了”“宇宙的尽头是直播带货吗”这样的疑问,而这正是新技术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也是发展阶段的问题。

  如果愿景(Vision)是你要去向哪里,那么文化(Culture)则确保你可以抵达目标。工程师文化是基于共同的价值和信念,决定决策与行动的文化,因此,所谓的文化,通常是一种集体的行为或习惯呈现出来的状态,工程师文化通常工科背景为核心团队,其核心在于蕴含科技含量的产品、技术、服务,因此,工程师文化通常是指以工程师为主体的企业,在一种顾问式、方案式的业务中,工程师将会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工程师文化是一种以工程思维进行决策与行动的统一习惯,这也是一种集体意识的体现,具有统一思想的队伍才能具有高度凝聚力,才能步调一致,就如同军队有统一的行动力。

  工程师建立在工程思维上,而工程思维就是工程师思维的基础,工程师思维的特征具有三个显著特征:(1) 在没有结构的情况下“预见”结构的能力,结构化思维是工程思维的要点,他们将整个元素在时间、逻辑顺序、工艺功能上进行连接,并且对于各个功能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起作用或关闭进行构造,因此,连工程师的幽默都往往是结构化的。

  正像设计一台机器的软件系统,它就是由逻辑、运动控制、人机交互、安全、配方、报警、文件操作等多个元素构成,对于一个擅长于机器与系统模块设计的工程师来说,所有机器无非是一个积木构建的软件与硬件系统。

  (2) 约束条件下工作:显然不存在理想的条件,而事物总是在约束条件下进行,一个材料可能是易于加工的,但是寿命却并不长,一个寿命满足规定的要求的材料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很多个复杂工艺段来完成,你可以用高品质的材料或工艺,但是,成本却是不能承受的,就像很多年前,我们试图为物流行业寻找一种RFID的标签识别方式,但是,对于利润仅几毛钱的物流行业接受一个0.6元(3000万订货量下的价格)的标签是不可接受的,成本、良品率、能耗、材料消耗都会成为约束条件,而工程师任何一个时间里都得面对这些甚至是刚性的约束条件,当然了,这样一个世界做所有的事情总会有两难条件,或者多个条件中寻找最优的路径。

  制造业的创新也是同样需要工程师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的,往往具有最经济性约束的实现方法和路径。

  (3) 决断力:判断,评估与决策,这也是一个能力,因为结构、约束条件往往是一个多维度思考的过程,需要对重要的条件加权来评估最优,总会有潜在的风险,这种风险必须予以考虑,因此,系统总会有方案与备选方案,如果你只有一条路,就必须自行做出决策—这是每个人天天都会遇到的情况。

  工程师的工作,就像斯坦福大学工程系主任Jim Plummer所说“他们在可能性、可行性与可期待性的交叉点上工作”,采用何种技术方案和路径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在现实中的可行性,包括约束条件下能达到预期的指标,不管是加工速度、精度还是生产适应范围,工程师必须在这些复杂的环境中寻找最经济的道路。

cache
Processed in 0.004206 Second.